北極星的指引
楊慶峰
復旦大學科技倫理與人類未來研究院教授、研究員
初識此書
―
閱讀《我看見的世界》純屬偶然,《信睿週報》的朋友找到我,讓我看看這本書。在這之前,我的寫作思考中已經有李飛飛教授的影響了。我在思考超級智能實現的三條路徑時,已經閱讀了她對具身智能、交互智能的討論文章,所以欣然接受了這個任務。
要理解這本書,兩個關鍵詞是必須要注意到的。一個是“看”,另外一個是“世界”。第一個關鍵詞“看”,和視覺有關。“視覺研究是對人類認知中一個核心現象的探索。視覺在很大程度上是人類身份和獨特性的基礎,無論是在生物學上、人際關係方面,還是在文化層面。研究視覺是通往我們體驗最基礎層面的旅程。”這句話可以作為《我看見的世界》中“看”的最佳詮釋。第二個關鍵詞“世界”,並不是人類眼中的世界。對李飛飛來說,“世界”是機器眼中的世界,呈現給大多數人的則是圖像世界。
閱讀中也有觸動我的地方。“‘家’從來都不是個明確的概念”,這是這本書中非常不起眼的一句話,卻觸動了我。在很多人看來,家是一種非常明確的情感和概念。哲學界對家的討論也非常多,並將這種明確的情感和內涵給予明晰。然而,我卻對“不明確的家”有著一些共鳴:家是變動的、遙遠的,並且存在彼岸的想象。在《我看見的世界》中,作者通過自己的生活經歷,描述了家的概念的流轉和變動不居,成都、北京、斯坦福,成為她生命前行的驛站,從中國到美國,構成她的生活軌跡。這讓我想起了埃裡克·坎德爾,一位研究記憶的諾貝爾獎獲得者,他的童年也是如此,從奧地利到美國,在美國取得了自己的成就。回想我自己,也是在15歲那年,由於父母工作的變動,舉家從陝西、寧夏輾轉到了山東的一個小鎮。於是,在我的印象中,家從來都不是明確的概念,反而成為一種模糊變動的情感。這種人生境遇的似曾相識讓我對這本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願意跟隨作者一起回顧生活經歷,感受思想之路的變化。如果要對這本書進行導讀,一個很好的方式是採用對象構建的方式。從點出發,點的運動形成了線,線的運動形成了面。在《我看見的世界》一書中,完全可以找到與之對應的對象要素。
北極星:我看到的點
―
貫穿全書始末的一個線索便是“北極星”,第6章、第12章的標題中就包含“北極星”,第2章、第4章、第11章裡也多次提到北極星。北極星既是天上一顆指引人前行的恆星,也是一種讓人窮追不捨的觀念。對李飛飛教授來說,北極星的價值不容忽視,這也是她多次強調的東西。她寫道:“以北極星來比喻理想,其真正的價值不僅僅在於北極星可以指引方向,更在於無論怎樣努力,到達北極星的距離永遠是無限的。我們可以為之苦苦追求,可以為之痴迷一生,卻永遠無法抵達。”在書中,她提到父母的北極星是“追求無限機會”,她自己的北極星是“讓機器熟悉視覺世界”(第6章)以及“從根本上重新構想人工智能,使其成為以人為本的實踐”(第11章)。在哲學史上,我們至少看到兩位哲學家也曾將北極星嵌入他們的著作中,一位是康德,另一位是利科。對他們來說,追逐自己的北極星成了他們整個學術生涯的動力之源。
學術之路:我看到的線
―
李飛飛教授的學術之路是這本書的一條主線。這條主線就是對智能的研究。大學期間,她攻讀的是物理學專業,那時她就感受到可以“用離散的數學術語來理解心智”這一觀點,並且被說服,逐漸將智能揭示為過程、規則和原則。研究生期間,她逐漸認識到,“研究生學習將把激情轉化為旅程,將興趣轉化為身份”。工作之後,她開始從事機器視覺的研究,並且看到了人工智能與視覺研究之間的內在關聯:“視知覺依賴於分類”“解開人工智能之謎的理想第一步,就是迎接一個特殊的挑戰:通過理解各種物體來理解視覺世界”。受心理學家喬治·阿米蒂奇·米勒的WordNet啟發,她在2009年構建起ImageNet,這個數據集包含了22000個圖像類別,用她自己的話說就是打造了一個真正的世界本體。這個本體由人類從零開始策劃,既是概念性的,也是視覺上的。用卡爾那普的話說,這完成了圖像世界的邏輯構造。其中,描述生成圖像要點的算法的研究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能夠用文字概括圖像的要點,繼而做到將圖像轉化為故事,將像素轉化為語言和意義。
但是她的研究並不止於理論,而是很好地做到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環境智能”這個研究讓我們看到了這一點。由於她的母親身體不好,李飛飛經常和醫院的醫生、護士打交道。在偶然的一次聊天中,她知道了傳統的醫療護理失誤導致的高死亡率的問題,於是萌生了將人工智能和病人護理結合起來的想法。她對這種結合做了說明:“與人類監察員不同,我們的技術將悄然融入背景之中,默默監視,只有在察覺到危險時才會發出警報。我們將其稱為 ‘環境智能’。”這一行動最初不被理解和看好。很多學生感到奇怪,甚至擔憂將來的論文發表問題,醫生和護士也不能很好地理解,認為她在監視他們。面對這種不理解,她依然堅持這種想法,並且通過多種方式獲得了團隊成員和醫護人員的理解。2020年,她的團隊在《自然》雜誌上發表論文《用環境智能照亮醫療保健的黑暗空間》。我們細看這種想法,就能夠感受到她的努力。論文“對我們的研究進行了全面的回顧,並介紹了我們對智能傳感器的完整構想。智能傳感器可以擴展醫生和護士的感知範圍,幫助他們以前所未有的規模和一致性應對醫療保健環境中的混亂狀況。論文描述了環境智能在醫院的各個場景中可以發揮的作用,包括改善老年人護理,協助慢性疾病管理,識別精神疾病症狀,在整個手術過程中跟蹤手術工具的使用,在整個輪班過程中提高臨床醫生的衛生狀況,等等”。面對倫理質疑,她以開放認真的態度對待不同意見。2021年《柳葉刀》雜誌發表了一篇反駁文章,題為《在醫療保健機構中使用環境智能的倫理問題》,文章指出,環境智能提升護理服務的潛力與“一系列倫理問題”相結合,其中許多問題圍繞著大規模數據收集、新的隱私陷阱,以及這種沉浸式、分散監控技術的環境中對知情同意的侵犯。在與這篇文章的交鋒中,她開始意識到倫理的重要性。擔任谷歌雲人工智能及機器學習首席科學家之後,她向全世界提出了“以人為本的人工智能”。
以人為本的人工智能:我看到的人工智能世界圖景
―
通讀整部書,讀者能夠感受到李飛飛教授以人為本的理念由模糊到清晰、由個體到群體的轉變過程。在對環境智能的研究中,她從她的母親那裡看到了病人最寶貴的東西——尊嚴,“個體的尊嚴是至高無上的——這是任何數據集都無法解釋、任何算法都無法優化的變量”。這喚醒了一位科學家內心的人性情懷。她開始思考構建以人為中心的人工智能。在她看來,如果人工智能要幫助人類,必須從人類自身開始思考。在對人工智能的認識中,她逐漸抵達了技術哲學的層面。比如,在分析人工智能給人類社會帶來好處的同時也帶來風險的問題上,她表現出足夠的反思。她提到,在這個領域的歷史上,第一次出現了流血事件。從自動駕駛汽車發展史上伊萊恩·赫茨伯格之死,到今天的機器人傷人事件,都說明了人工智能對人可能產生傷害。還有,加深了人類偏見,如在貸款審批、求職篩選等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偏見、隱私侵犯等。
這些反思使得她格外強調人工智能倫理。因此,當被問到人工智能科研人員為什麼關注倫理框架時,她強調,人們必須瞭解哲學、倫理學,甚至法律。這個想法最終明確為“以人為本的人工智能”,並且成為她的下一顆北極星。
合上此書,我的腦海裡閃過一句話:“對科學家來說,想象力就是滿天的北極星。”對李飛飛來說,不正是如此嗎?在下一顆北極星的指引下,她繼續著自己“以人為本的人工智能”的科學追求和人文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