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創造歷史之前
快刀青衣
得到聯合創始人,得到AI學習圈產品主理人
從打開李飛飛教授的這本《我看見的世界》的第一頁,到看完最後一頁的致謝,我感到已經很久沒有一本書給我帶來這麼奇妙的“閱讀體驗”了。
對,我說的是閱讀體驗。我讀過太多的小說,也讀過很多嚴肅讀物,我會把每本書當作一個人,我可能會把一本科幻小說當作一個科學怪人,把一本嚴肅著作當作一個走上講臺的老教授。看書的過程,其實就是我跟這個人對話的過程。
但是李飛飛教授的這本書,在我打開之前,其實是有自己先入為主的印象的。正因為李飛飛教授2009年創辦了當時最龐大、最超前的ImageNet數據集,並開啟了算法挑戰賽,才會在三年後,使得多倫多大學的辛頓和他的兩個學生髮布了AlexNet,開啟了第二輪深度學習革命。所以,如果只從類似人工智能簡史或者科技媒體報道的角度來看,李飛飛教授彷彿就是用金手指,一下子改寫了人工智能發展史。
抽象的歷史讓我們特別容易神化一個人把握機會的能力,而忽視掉他(她)在創造歷史前最黑暗彷徨的時光。但是打開這本書,你彷彿遇到了幾個完全不一樣的角色。一個是15歲的中學女生,就彷彿你的高中同學一樣,學習成績很好,家庭條件一般,在教室裡非常安靜內向,但是每次成績都很出色。一個是25歲的女研究生,她每天沉迷在實驗室裡,不參加任何社交娛樂活動,但是你會在所有的科技講座上看到她的身影。一個是35歲的知識淵博的教授,她帶著自己的研究團隊,面臨著一個又一個科學難題,然後逐一克服。和這些角色穿插在一起的,還有一個筆法嚴謹的科技史記者角色,剛剛還是那個15歲的女中學生,剛到美國懷著身為少數族裔時常被欺負的膽怯,但是轉眼間就講到了這個時刻,在遙遠的某個實驗室裡,一些現在名震江湖的大神,還在人工智能的寒冬裡苦苦掙扎。
和這幾個角色交織在一起的,還有李飛飛的家庭。你會從她的書裡認識她的父母,從她的描述裡看到很多自己父母的影子,面對貧困時依然樂觀,在人生地不熟的異國他鄉依然努力站穩腳跟,在李飛飛面臨“提前結束學業去華爾街掙錢”還是遵循內心“成為一個科學家”時,她的媽媽在病床上依然支持女兒追隨自己的夢想。
所以,這本書完全超出了我的預期。原本我以為是李飛飛教授寫自己的輝煌歷史,但是看完之後,她在我心目中的形象發生了很大的轉變,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大神,而是一個腳踏實地去解決問題、熱愛生活的學者。
我甚至拿出她描寫的一些片段,比如她在初中剛接觸物理時的那種手足無措和茫然的場景,念給我13歲的女兒聽,因為她也正處在為物理而發愁的階段。我告訴她,曾經有一位15歲的姐姐也遇到了同樣的情況,但是她直面困難,現在已經成為全球聞名的科學家。
等本書上市後,我會再買一本送給女兒,裡面大部分內容她現在肯定看不懂,但是也許未來的某一天,她無意中翻起來,誰知道會產生什麼樣的奇妙效果呢?
畢竟從書裡,你能看到很多“偶然”迸發出的機會,有些改變了某個人的命運,有些改變了世界的命運。科學是這樣,其實閱讀也是這樣。